沿革與願景
系所現況
本系歷經吳明清、張玉成、陳壽觥、李宗薇、曾錦達、蔡義雄、黃雅文、周玉秀、吳麗君、徐超聖、張郁雯、陳碧祥、林偉文、黃永和等系主任及全體師生共同努力經營下,目前約有二千名畢業生在各教育單位從事國民教育工作。▋系所結構
目前本系共有大學部四個年級各一班,另有「教育創新與評鑑」與「生命教育」日間碩士班、夜間在職專班共四個碩士學位班別,大學部加上研究生學生總數共約300名,現任系主任為陳蕙芬教授。
▋系所特色
本系擁有堅強的師資陣容和豐富的教學資源;課程內容完整多元化,且配合九年一貫課程及發展第二專長增修相關課程,使專門課程富彈性、有特色,提供更大之發展空間,於培養國小優良師資及研究人才卓有貢獻。重視國際化及與產業界之銜接,加強本系學生的就業競爭力。本系學生對學系的認同度及向心力高,在課外活動方面的表現,也特別活躍。
▋目標願景
在本系悠久的歷史傳承上,保留既有的優良教育文化,並配合教育脈動加強與相關產業之接軌,拓廣學生的國際觀,以培養適切之教育相關人才、符應社會人力結構,及增進本系所學生的就業競爭力。
本系沿革
▋本系創立
本系創立於民國76年8月,分設智能不足兒童教育組、美勞教育組、體育組、輔導組,約有二千名畢業生在各教育單位從事國民教育工作
▋各組調整
各組於民國80年、81年、82年、87年各自成立學系,故上述相關組別即予以停止。88學年度起本系分為行政組、課程與教學組。
▋全方位教育人才之培育
自89學年度起,大一至大四則不分組,強調全方位教育人才之培育,並於93學年度更名為「國民教育學系」。
▋拓展至其他教育產業相關工作
自98學年度更名為「教育學系」,拓展本系畢業生至其他教育產業相關工作,例如:教科書編寫、兒童書刊編輯、電腦與教學媒體開發、安親班課程及行政規劃、教育訓練、教學輔助教材設計等等。
碩士班沿革
▋成立
本系於92學年度起,開始招收碩士班。
▋開設創新碩專班
95學年度起,本系為傳承國民教育領域的優良學風,積極開拓教育的新視界與新領域而增設「教育事業創新經營碩士學位在職進修專班」(簡稱創新碩專班)(夜間班)。
▋開設金門班
鑑於目前金門地區缺乏針對教育人員專業發展需求的碩士學位在職進修專班,95學年度起於金門地區開設「教育行政碩士在職進修專班(簡稱金門班)」,以提供金門地區教育工作人員專業的進修機會。
▋與系所同步更名
98學年度配合學系更名為「教育學系」,日間碩士班與創新碩專班(夜間班)同步更名為「教育創新與評鑑」碩士班/碩士學位在職進修專班,期能再開新局。
▋學校轉型,與社會接軌
101學年度為因應學校轉型,本系與本校「生命教育研究所」合併,增加「生命教育碩士班」與「生命教育碩士學位在職進修專班」二個碩士班。
大學部
▋課程願景
博雅、教育關懷、教育專業、教育實踐、教育創新
▋發展特色
- 培育學生生涯規劃能力,提昇教學、教育行政、學術研究及文教推廣之知能
- 透過多元化、系統化及專業化之培育過程,提昇學生研究及就業的競爭力
- 積極拓展學生國際視野,辦理學生海外教育實習,並派送學生至海外姊妹校學習
- 培育學生教育熱忱,寒暑假期間鼓勵學生至偏遠地區甚至海外為弱勢兒童提供教育服務
- 鼓勵學生利用寒暑假期間至教育行政單位實習,擴展教育實踐視野
▋發展方向
為因應師資多元化對教師素質的要求,以及開拓教育學術研究領域,本系未來的發展方向如下:- 調整課程結構,增廣學習視野,使學生具備多項教育專長能力,充分開展潛能,提升其學習成就與就業實力。
- 改進教學品質,提升學習效益,培養學生具有創新研究能力,以及培育學生生涯規劃能力,提升教學(教師)、教育行政(公職)、學術研究(研究者)及教育推廣之知能(教育產業者)。
- 提升學生教育熱忱,寒暑假期間鼓勵學生至偏遠地區甚至海外為弱勢兒童提供教育服務。
- 強化及提升學生雙語教學能力,開設國小雙語教學次專長(綜合活動領域)課程,並辦理英語學習社群,鼓勵學生參加英語能力檢定。
- 透過多元化、系統化及專業化之培育過程,提升學生研究及就業的競爭力,並且提高本系在教育學術研究的地位。
- 積極拓展本系學生的國際視野,辦理同學們海外教育實習、申請至海外姐妹校交換學習。
▋教育目標
- 培育專業的教育師資
- 陶冶勝任的教育行政人員
- 訓練盡責的教育課程、教學、評量之專業人員
- 儲備優秀的教育學術研究人才
- 培育富創意的教育事業人才
▋核心能力
- 具備教育學專業知能
- 具備創新與批判思考解決教育問題能力
- 具備教育團隊經營與協作能力
- 具備教育溝通與互動能力
- 具備教育專業責任與倫理精神
- 具備教育多元文化關懷與國際觀
教育創新與評鑑碩班
▋課程願景
創新、卓越、反思、實踐
▋發展特色
- 結合教育創新與評鑑,創新評鑑,評鑑創新
- 前瞻時代變遷,提供一個利於創新的學習氛圍
- 以教育創新創造變異,以評鑑選擇卓越
- 發揮創造力,產生個人、組織及社會的創新
- 透過評鑑,促進個人、組織及社會的再進步
▋教育目標
- 能具備教育的創造思考、批判思考與問題解決之能力
- 能運用評鑑的理論與方法,檢視教育實踐的價值之能力
- 能發展教育產業創新與創業方案之教育人員
- 能具備教育創新與評鑑素養之專業研究人員
▋核心能力
- 具備教育創新與評鑑理論的專業知識
- 以創新與評鑑知能探究教育相關議題及發展教育方案
- 以多元文化觀點從事創新與評鑑,並同時具備本土觀與國際觀
- 團隊協作應用所學於各教育機構、公共教育議題之創新與評鑑改進,及改善弱勢群體學生之學習
- 具備專業倫理精神,積極參與評鑑與創新專業實踐,追求專業自主
生命教育碩班
▋教育目標
- 培育各級學校與生命教育專業師資
- 培育生命教育相關專業人才
- 培育具備生命教育專業知能研究人員
- 能應用生命教育觀點與相關理論,並貢獻所學之能力與素養
▋核心能力
- 具備生命教育專業知能
- 具備生命關懷與批判思考解決生命教育問題能力
- 具備生命教育課程與方案之經營與協作能力
- 具備生命關懷之溝通與人際互動能力
- 具備生命教育專業責任與倫理精神
- 具備生命教育的本土觀與國際觀